一 住房消费规划
最近几年,我国房价居高不下,家庭负担沉重。
房贷的过重一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家庭的其他财务目标。
相比买房,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租房住,但租房有时候会遇到非自愿的搬离风险。
也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装饰和布置,也不会利用房屋升值带来的收益。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居民的财富约有70%都在房产上,稍微有一些波动都会影响到房产所有人的一些情绪或利益的损失。
对于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政策或者制定最适合自己的购房策略都是需要我们做一个全面的认识。
比如住房的消费贷款有哪些方式?
哪种还款方式非常的利于自身,住房和租房哪个更划算,结合自身的情况都需要经过系统的计算才可以了解清楚。
另外已经还款房贷多年的房产借款人,现在需要调整还款的方式或提前结清。
这些也都需要我们经过精细的测算,才能有助于我们作出满意的决定。
对于已经投资的房产,未来房产的市场行情如何?到底是持有抵御通胀还是卖掉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投资还是自住,我们都应该具体的做一个全方面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 子女教育规划
良好的教育对个人而言意义非常重大。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劳动者的收入与接受到教育程度成正比关系。
一份《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指出:
大专及以下在城镇的年收入只占据本科以及以上学历收入的70%,如果学历更低的话,比例还是下降。
一个是教育费用的逐年增加,另外对于高等教育也是一个特性,没有时间弹性和费用弹性。
另外一份报告是中国排名前几位特大城市,子女学年前生养成本的费用统计。
北京280万元,深圳220万元,另外在新一线城市南京和武汉等也均在160万元左右。
随着教育费用和抚育成本的逐年提升,这些数字还会增加。
如果排除抚育的成本,就读公立学校一直到大学毕业共计的学费和生活成本保守也在40-50万元,私立起码开销100-150万元。
当然子女教育并不是准备好足够的教育费用就好了,成长的规划也是作为父母应当关注的。
应该以因材施教的理念来培养孩子,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促进和开发孩子多样化发展的前提。
作为父母的不能说等孩子交学费时到时候东拼西凑,尽量在自身经济可以承受的情况下提前准备,将来也少一份担心。
如果孩子懂事很早,这方面的事如果比较窘迫也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的成绩。
随着物价的上涨,教育的费用以及生活成本也在逐年上涨,对于有规划给孩子提前准备教育金的父母,应当意识上一个合理的预算。
这也需要我们进行一个恰当的计算,既不能让资金过多的挪用存放。
也不能太少影响后面教育费用的给付,并且能在合理的保值和增值的预算中做到合适的规划方案。
孩子教育金提前准备的工具有银行教育储蓄,教育保险,国家债券,信托等。
这个钱是后面必须得花的,务必保证安全和稳定,所以选择的金融工具通常将风险一定要最低,能保值增值就更锦上添花了。
另外如果有海外教育的意向也应该提前部署和准备,可以结交一些做教育版本的朋友,或保险公司某些子公司也有相应的业务。
三 退养养老规划
退休养老规划已经迫在眉睫。
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峰值将达到最高。
恰好也是附和我们历史上出生人口的走向,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波出生潮,差不多也正是我们父母那代。
解决养老问题,我们首先要直视的几个问题。
满足他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及医疗。
劳务服务的需要,需要专门的人为其服务。
精神的安慰,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创造环境和条件。
目前来看我国90%多的家庭都是采用的是居家养老,年轻人能工作的同时空余时间还可以照看到父母。
但如果出生人口持续走低,我国迈入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准,不婚不生的现象也会明显加剧。
从而导致未来社会劳动力减少,从而影响到我们这代人后面养老等需求。
我们可以看现在已经退休的老年人群,可以分为哪几类。
有退休工资的,退休工资高和低他们的养老生活不一样。没有退休工资的,他们也许现在还在工作,有可能为自己,也有可能为了“孩子”。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有三大支柱。
社会养老保险,俗称社保。
企业年金,单位福利待遇好的地方才有,目前占总人口的数目仅有1%。
商业养老保险,自愿参保,对于有长期规划想法的人才会考虑。
但目前我们社保的养老金已经很难维持一个水平的水准,缴纳的人数和领取的人数比例有差距。
也就在今天2022年4.21日财联社电报发出一则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鼓励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险的居民,在现有养老险的情况下,另外还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每人每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
实际出发点已经很明确了,现有的养老体系不足以面临未来的养老压力,鼓励和支持目前参保的居民另外再增加一些养老金准备的工作。
现在的收入结余应当拿出来一部分作为存储,面对未来养老的负担和风险,起到平滑消费的一生。
现行的社保的参保基数缴哪一档最符合自己的情况?
企业年金基本现在还很难大面积的覆盖,补充型商业养老险应当如何去选择和规划?
在《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1》里
在50岁以上年龄受访问中,有62%的人认为在50岁之前规划养老更好,并产生了“稍有后悔”的想法。
四 保险保障规划
上面这幅度我认为很形象,与其说保险保障,抵御风险,还不如说是爱和责任的体现。
其实保险最根本的定义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保险是当风险发生后一种解决办法,要么就是风险自留。
整个保险业在我国平稳发展的历史才短短三十多年,在发展中必然会面临很多问题……
又基于保险合同里的条款责任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信息极度的不对称。
那么选择和配置符合自己的产品只有找到专业的代理人。
只有当极度信任过后,才会接受代理人推荐的产品。
保险产品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也是一份无形的资产,买了谁也不希望用到,想买的时候又没有了资格,缺乏体验的产品。
单产品的种类可能都会把人说晕,人身险、人寿保险、健康险、意外险、年金险、医疗险等。
每种产品的责任不一样,赔付标准不一样,条款责任不一样。
人处在不同生命周期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什么年纪需要配置什么产品。
已经患有某些轻微疾病还能不能配置保险,理财型的保险又是怎样的定义等等。
已经参加医保的人,当发生住院医疗时,医保又可以报销多少钱?自费又需要多少?
在已有国家医保的情况下,又应当怎样选择一份合适自己的商业保险?
风险管理,保险保障规划应当是我们家庭财务规划的一个必要部分。
至于怎么配置,买什么合适的产品,也应当从整个家庭收支比例来做一个权衡。
五 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很多人当听到这个几个字甚至有些害怕,总以为什么骗术或拉人头的说法。
非常理解他们之前的经历,所以现在那么的排斥,正因为被坑过,被套过,所以现在很敏感。
实则不然,投资理财在我们个人和家庭的理财中就是标准普尔四象限的第三个位置,钱生钱的账户。
当我们把短期要开销的钱,杠杆账户的钱(保险等)。
未来一定要花的钱(子女教育,养老)都配置好的情况下,利用多余的结余来获取更高收益。
一是我们的储蓄跑赢了通胀,二是可以通过适合自身的理财产品达到预计的理财收益。
做了这个动作可能会短期内波动有亏损,也有可能有很明显盈利,不管短期怎样的一个波动。
我们应该长期去考虑它,毕竟这笔资金是钱生钱的账户,短时间的波动又和我什么关系呢?
往往前些年股市大涨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蜂拥而上,入市,加杠杆等,最后的结局是非常的惨烈。
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有风险的,只是看风险的高低不同。
风险越高,收益也就越高,风险几乎为0,那收益基本也是微乎其微。
每个人的风险测评结果也不一样,这和每个人抗风险的能力性格等有关。
挑出适合自己的产品,在风险能接受的情况下去博得一部分高收益的金融产品。
金融的三驾马车,银行有存款和理财业务等,保险有比较复杂的理财险,证券市场有股票,基金衍生金融产品等。
那怎样挑出比较满意的产品,除了通过自身学习外,另外的方式就是花钱买别人的时间。
找到相应专业的人给到一些专业性的建议或配置方案。
六 税务筹划规划
谈到税务的知识,平时我们了解到的可能最多的是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
在我没有深入学习税法里面知识时,也是全然的不知。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后,里面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一些公式和规则。
有一位外国的名人曾说过:“人在这一生有两件事一定逃不掉的,一个是纳税,另一个死亡”。
个人所得税里面,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法。月收入超过5000元以上或者年收入超过6000元以上,才有基本纳税的资格。
很多人可能全年收入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相应这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
那税务筹划到底对个人或企业到底有何作用?
在现行税收制定的框架内,进行事先安排和规划。
达到节税,递延纳税或降低纳税额的一个目标,对个人对企业亦是如此。
当然筹划税务和骗税,偷税,欠税,避税和逃税有本质的区别,虽说和立法宗旨相侼,但是不违法。
比较专业的这块有国家注册的税务师,在一个企业开始运作之前会请到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各方面的筹备。
那另外个人的税务筹划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纳税人身份的识别,经济来源不同,税率优惠的一些法律界定及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等。
相信最近几年都听说过某某明星或网红都有偷逃税款的行为。
其一是税务构建的结构不合理。
其二现在通过金融各大机构的大数据等,基本个人的财务状态一览无余。
同时地方性的一些税收制定也在不断的改革和优化,想要税收上不出现问题,还是要咨询到相应专业的人士。
另外如果从事大型跨国公司的企业,在全球税务追查系统CRS中,也避免不了税务的稽查和调研。
当个人或者公司的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请一定不要忘记自身税务的风险。
七 财富管理与传承 规划
财富管理的核心问题,所有权,控制权,收益权。
在我国高净值人士中,其中涉及到个人或企业财富的传承问题是不亚于创业的过程。
财富的传承通过管理工具和制定遗产分配方案,或将控制的各种资产负债等进行安排。
确保自己离世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时,家庭财产可以形成安全制定特定目标的一种方案。
比如家庭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夫妻一方丧失行为能力,经营风险,离婚再婚,成员去世等。
当然这里面会涉及到我国《民法典》家庭婚姻篇的一些法律知识。
另外考虑个人财务传承问题时也会相应涉及到《民法典》继承篇和遗嘱篇。
财富传承的标的物有固定资产,比如房子商铺等。上市公司股权,股票等。众多传承的金融工具有保险,信托都有指定受益人的功能。
在财富传承中有极大的优势,确定性,隐私性,安全性,经济性。
天然具备“四权”统一,所有权,控制权,受益权,选择权。
不管我们是正在经历创造财富的路上,还是已经有了一定财富的累计,都应当审时度势。
在了解好当下很多金融工具的作用下,为自己和家人规划一份标准科学的财富管理及传承的方案。
最后借用名人-胡适 先生说过一段关于保险意义的句子。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女儿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女儿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
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
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
父母预备女儿,这是真慈爱;
不能做到这三点的人,不能算做现代人!
看似阐释了保险意义的含义。
实际不论对于保险,还是财富的管理和传承都有一定的折射意义。
实践是学习最好的方式
相信能看到这里对我而言是很大的支持,对你自己而言,财务规划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可以试着盘点一下自己的财务状况,比如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多少?
打开微信或者支付宝盘算一下每个月支出的领域是哪些?
能每天坚持记账那当然是最好的,不管目前财务状况处于哪种情况都是可以优化和改进的。
都说现在的行为,是我过去很多年经验带来的结果,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0天以上时间。
试着梳理和查看一下未来对财务方面的规划有哪些不足,哪些需要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