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王的由来简介(“王”是怎样成为姓氏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8 10:48:27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王”字的形状是像斧头那样的一种兵器,这种兵器叫做钺(yuè)。喜欢看中国古代战争片的人,应该对这种武器不陌生。

使用斧头和钺的方法,是砍和劈为主。

中世纪的北欧海盗,喜欢用斧头上战场,威力很大。

在中国,正规军队貌似很少用斧头上战场。当然,民间武装力量除外,不仅有斧头,还有锄头、铲子、镰刀等。

古代兵器——钺。

那么,斧头和钺的区别在哪里呢?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得很精辟:“大者称钺,小者称斧。”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斧头是缩小版的钺、钺是扩大版的斧头。

再说具体一点,斧头的锋刃比钺窄一些,钺的锋刃比较宽大,是弧形,像天上那一弯新月。

在商朝时,有了用青铜铸造而成的钺。

在战场上,钺虽然威力很大,但因为体形大,很重,使用起来不像刀、矛那样轻便。

打仗讲究的是杀伤力,不是看谁把兵器舞得好看,所以钺就慢慢地被战场抛弃了,转化成了一种礼仪用的兵器。

这种兵器,只有军队的老大才能资格使用,用来指挥战斗、监督士兵作战,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掌握并使用钺指挥作战的人,被称为“王”。而在西方,权力的象征是权杖。

从“王”字的字形上来看,它由“三横一竖”4个笔画组成。

“三横”代表什么呢?

儒家代表、西汉的董仲舒说:“三画者,天地与人也。”

“一竖”呢?

董仲舒又说:“连中者,通其道也。”

那么,“王”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董仲舒总结说:“三画而连中,谓之王……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意思就是说,参透了天、地、人境界的高人,不是“王”是什么呢?

仔细想想,普通人能参透天、地、人么?能达到那种最高境界么?

直到现在,我们还把在某一方面天赋秉异、最为突出的人、动物、植物、技能等称作“王”,比如吹牛不打草稿、能把牛吹死又吹活的人,大家叫他“大话王”;军事技能特别突出的士兵,被称为“兵王”。

总而言之,在远古的氏族社会里,执掌钺(最初是石斧)的氏族首领被称为“王”。

进入文明社会后,代表天、地、人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

“王”作为一种统治权力的象征,被正式确立了下来。

“王”作为权力的含义,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夏朝以前,一个国家(部族)的国君(首领)叫做“氏”,比如轩辕氏、神农氏等。

夏朝的君主叫“后”,那时还没有“王”的称呼。

直到进入商朝,君主才把“王”作为自己的称呼,比如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大家习惯上称他为纣王。

周朝替代商朝后,继续沿用“王”的称呼,如周武王、周成王、周平王等。

周平王开始东周的统治后,周王室进入走下坡路的历史,中国进入春秋时期。

一些强大的诸侯不满足于被称为“公”“伯”,想得到更高的称谓,经过威力不再的周王室批准同意后,开始称“王”。

到战国时期,稍微有点实力的诸侯,基本上都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连打报告的程序都懒得走了,直接自封为“王”。

所以,在战国时期,放眼华夏大地,“王”遍地都是,就像现在满大街都是“总”一样。

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觉得如果再称“王”,显得自己的品位还停留在战国阶段,与那些被灭掉的诸侯王没什么区别,得想个比“王”更高级一点的称呼,所以就称“皇帝”,抛弃了“王”的称谓。

刘邦画像。

刘邦建立汉朝后,觉得“皇帝”的称谓还不错,够品位也够威风,就沿袭“皇帝”的称谓。

在赐封功勋卓著的大臣时,刘邦多了个心眼,把同姓亲人封为“王”,异姓人封为“侯”,“王”的爵位比“侯”高,属于爵位的最高级。

如刘邦的兄弟中,大哥刘伯死得早,没有受封,他就把大嫂封为阴安侯;二哥刘仲(刘喜)被封为代王,后来因为抵抗匈奴战败,为给祖国人民一个交代,被降级为合阳侯,但在死后还是又被追谥为代顷王;弟弟刘交,被封为楚王,死后追谥为元王。

而其他的异姓大功臣,最高都只被封为“侯”,如韩信被封为淮阴侯、萧何被封为酂侯、曹参被封为平阳侯等。

从汉朝起,“王”作为爵位中的最高级,一直保留了下来。

后来的王朝,大都按照汉朝的做法,把有功之臣(含亲人)封为“王”“侯”,只不过有的朝代扩大了封“王”的范围,一些异姓功臣也得到了“王”的封号。

直到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灭亡后,“王”才结束其作为爵位的功能。

因为“王”所附加的权力和血统,出生于帝王世家的某一支后裔,后来就以“王”为姓,由此产生了王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