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朴的名人有哪些(安徽历史名人前五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1 10:07:29    

陶行知

陶行知,原名陶文睿,安徽歙县人,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伊里诺伊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教育。他的大爱情怀以及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深深感染着人们。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服务于人民群众,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对教育的控制和干涉。他还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鉴于陶行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创造性的工作业绩,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 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第一位就是陶行知。

黄宾虹

黄宾虹,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祖籍安徽歙县,黄宾虹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巨匠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深远。他的山水画追求笔酣墨饱、兴会淋漓,笔墨和构图上都有独特风格,尤其是他在墨法上进行革新,摆脱了元以后干墨皴擦技法和枯硬的风格。

黄宾虹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是中国现代画坛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画坛泰斗”。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来的中国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画坛,并且在中国画坛上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黄宾虹的著作包括《中国名画集》、《红树室图》、《碧梧仙馆图》、《丹枫白凤图卷》、《晓江风便图》等作品。此外,他还编著出版了《烂漫社同人画集》、《神州大观续编》、《艺观》等。

方腊

方腊,又名方十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关于方腊的籍贯有两说,一说安徽歙县,歙县有族谱。一说浙江淳安,淳安有石碑。他在宣和二年十月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不久占领杭州,并得到多地响应,东南震动。宣和三年初,被童贯率军击败,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四月,方腊在梓桐峒的石涧中被俘,押解京师,八月二十四日被处决 。

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在食菜事魔教(摩尼教)主导下爆发在江南地区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方腊起义进展很快,数月内攻破了六州五十二县。但因为方腊起义军过于轻敌,没有制定具体的战略计划,对抗宋朝廷围剿时很快失败,起义仅仅持续六个月 。方腊在《水浒传》中被描写成一个残害一方,为害老百姓的害民贼。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是好人。总之,方腊的形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同的评价。

程大位

程大位,中国古代数学家,字汝思,号宾渠,安徽省休宁县(今黄山市)人,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他出身小商,自幼聪明好学,尤其喜爱数学,常不惜时间精力研究数学。程大位是珠算发明家之一,此外,他还是明代顶尖大数学家之一。程大位规范了珠算方法,统一算盘格式,并创作了珠算口诀且流传至今。

他用了40年时间于1592年完成了巨著《直指算法统宗》,1598年撰就了《算法纂要》。他的著作《直指算法统宗》被誉为“珠算一代宗师”,是中国珠算史、数学史、科技史乃至世界科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戴震《算法统宗》里的 “定位总歌”为: 数家定位法为奇,因乘俱向下位推。 加减只需认本位,归与归除上位施。 法多原实逆上数,法前得零顺下宜。 法少原实降下数,法前得零逆上知。 因定位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乘法和除法的定位问题,故程大位又提出了简化的“十二字诀”;乘除每下得数,归从法前得零。 程大位用歌诀形式普及珠算知识,是为了把简捷的珠算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际问题。

戴震

戴震,字东原,又字慎修,号杲溪,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他是清代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经学家。 戴震早年跟随江永学习,后来成为江永的弟子。他治学广博,在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均有成就,在将推动考据学发展同时拓荒近现代科学领域,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皖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著作有《筹算》《勾股割圆记》《六书论》《尔雅文字考》及《考工记图注》《原善》《尚书今文古文考》《春秋改元即位考》《诗经补注》《声类表》《方言疏证》《声韵考》及《孟子字义疏证》。戴震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中国生存哲学方面加以综合提升,在解构理学矛盾体系的基础上,建构起中国生存论哲学的系统原理,开辟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近代方向。 戴震一生著述甚多,后世汇为《戴氏遗书》刊行。

补录:朱升

朱升,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之一。他出生于安徽休宁,自幼刻苦好学,先后师从江敏求、金斋谕、陈栎等名儒。1348年,他以进士身份被授予池州学正,任期满后,为躲避兵乱,闭户著述不辍,且对《四书五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龙凤三年(1357年),韩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朱元璋命邓愈率大军下徽州,59岁的朱升通过镇守休宁的张思结识了邓愈,经其推荐,受朱元璋召见,遂赴应天府(今南京),首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略。朱元璋听后连连称是,这九字真言恰好是朱元璋以往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伟人赞其为“九字国策定江山”。

黄山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从歙县、祁门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今黄山市一带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有先民生活。而在新石器时代,那里的先民们已创造原始土著文化。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地域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直至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但这些都只是地域上的归属,并非实质性的管辖。当时仍属于相对独立的古越土著的势力范围。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这一带隶属于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正月,始皇帝嬴政东巡至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将原越国的百姓迁徙至新安江上游一带,设立黝(宋以后称黟)、歙二县,属鄣郡。这是黄山市地域最早的行政区划建置,距今已有2218年 。

相关文章